出乎反乎 【chū hū fǎn hū】
褒贬中性
结构并列
组合abcb
# 基本释义
基本:犹言出尔反尔。指翻悔或说了不照着做。
古义:原指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
今义:后多用来指反复无常,言行前后自相矛盾。
出乎:出于。
反:与之相反;违背。
乎:形容词或副词后缀。
# 例句
1、他平时沉默寡言,但今天在会议上的发言却出乎反乎地激烈,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
2、对于这个问题,他出乎反乎地给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让人眼前一亮。
# 成语故事
犹“出尔反尔”。《孟子・梁惠王下》记载,春秋时,邹国与鲁国争战,邹国人都不愿为国家效死,邹穆公非常生气。孟子说:“当你的人民遭遇饥荒时,官吏对朝廷隐瞒灾情,任由灾民流离失所,因此,他们才会有今天这样的态度。曾子说过:“你当前所做的事,将会同样回报在你身上。”倘若能从此施行仁政,你的人民未来一定也会有相对的报答。”后来“出尔反尔”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待你。现在多用以比喻人的言行前后反复,自相矛盾。
# 出处
怕只怕你,出乎反乎,一旦之间,把奴就撇。我的天哪,叫我依靠何人?
清佚名《白雪遗音·起字呀呀哟·闷坐牙床》
# 引证
1、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战国孟子等《孟子·梁惠王下》
2、谁料尔出乎反乎,辜负我一片同仁同义之心矣。
太平天国李秀成《谕李昭寿书》
3、诏赦已出,众臣皆知,岂有出乎反乎之理?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一一回
4、(汝宁知府忽想起前事来道)我已唤了裴生,当面吩咐了;为何今日又有书来,叫我去查金知县聘娶裴家女儿之事?出乎反乎,叫我为官的怎好唤他来又改口说起?朝三暮四,成何体统!
清佚名《赛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