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乐极生悲”详细解释

乐极生悲 【lè jí shēng bēi】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今义:后指快乐到了极点,转而产生悲伤之事。

乐:快乐,欢喜,快活。
极:顶端,最高点,尽头处。
生:引发生,产生。
悲:伤心,哀痛。

# 提示

含警示意;常用于劝诫人行乐需有节制。

# 例句

1、我们在庆祝会上欢笑嬉戏,但别忘了乐极生悲的道理,要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
2、他因为赢了彩票而兴奋得几乎要飞起来了,但很快就乐极生悲,发现彩票是假的。
3、他们在海滩上玩了一整天,尽情享受阳光和海浪,但乐极生悲,晚上回来时发现车被偷了。

# 成语故事

“乐极生悲”的意思是说,享乐到了极点,就会带来悲惨的结果。它的典源出自战国时代齐国大臣淳于髡与齐威王的一段对话。据史书记载,淳于髡是入赘到齐国的女婿,身高不足七尺,按当时尺寸,是个身材矮小的人。他非常善辩,喜好喝酒,多次受命出使各诸侯国,总是能够出色地完成使命,很受齐威王的赏识。 齐威王也很喜欢喝酒,经常一喝就是一个通宵,不免疏忽国事。在喝酒问题上,淳于髡想劝谏齐威王,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后来,楚国举兵攻打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援助。淳于髡说服赵王,借来精兵十万。楚国见到这情景,不得不撤兵。齐威王非常高兴,特意在后宫备酒宴,为淳于髡庆功。淳于髡正想利用这个机会劝谏齐威王喝酒之事,便欣然前往。 席间,齐威王问:“听说先生海量,那么能喝多少酒呢?”淳于髡回答:“一斗也醉,一石也醉。”齐威王觉得奇怪,忙问这是什么原因。淳于髡解释说:“如果大王赐我喝酒,旁边有执法的大臣,后面有弹劾的御史,喝的时候,怀着恐惧的心理,一斗就醉了;如果家里有宾客,父母命我喝酒,因为要庄重一点给侄子看,不敢放肆,那么就可以喝两斗;如果有知己的朋友,很久没有见面,突然相遇,谈天说地,讲讲私事,这时可以喝五六斗了;如果碰到宴会,猜拳行令,说说笑笑,毫无嫌疑顾忌,心情又很欢乐,就可以喝八斗了;要是到了晚上,男女同席,杯盘狼藉,大家放怀,最感欢乐时,就可以喝一石了。所以有人说:酒喝高了,就容易出乱子,享乐到了顶点,就会走向反面,出现可悲的结局,天下万事都是这样,凡事总有个度,过了就会走向它的反面。”齐威王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细细琢磨,知道淳于髡是在劝诫自己,于是高兴地说:“你说得好。”他从此取消了昼夜的长饮,还命以后置酒请客,淳于髡站在自己一侧,以示警戒。 后来,人们根据这段故事,拿淳于髡讲的“乐极生悲”来劝诫别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要太任性,过分享乐,以免荒废了正事,招致悲惨的结果。 在封建时代,大臣劝谏君王经常采取迂回的方式,言词也较委婉,富有哲理。淳于髡劝谏齐威王可以说是典型的一例,效果自然也很明显。今天,乐极生悲这句成语已经使用得十分广泛,成为我们做人做事的一条准则。

# 近义词

物极必反
福过灾生
兴尽悲来

# 反义词

转悲为喜
否极泰来
苦尽甘来
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

# 同义异形

乐极则悲
乐极悲来
乐极生哀
乐极哀生

# 出处

天道极即反,盈则损,物盛则衰,日中而移,月满则亏,乐终而悲。

先秦文子《文子·守弱》

# 引证

1、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2、我又不曾乐极生悲,哪里是苦尽甘来。

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

3、叹光阴白驹过隙,我则怕下场头乐极生悲。

现代张恨水《啼笑因缘》第一六回

4、乐极生悲倚瑟歌,一言悟主亦何多。

宋陈长方《张释之谏文帝》诗

5、偎红倚翠之情不宜过热,省得欢娱难继,乐极生悲。

清李渔《十二楼·鹤归楼》二回

6、身在这个夏天,回想一九六五年的日日夜夜,就像是不祥的狂欢,是乐极生悲的前兆。

当代王安忆《长恨歌》二部四章

7、不知为什么,在这么快乐的调子里边,大家都有点伤心,也许是乐极生悲了。

现代萧红《小城三月》

8、蜀锦半床闲,鸳鸯独自宿。好语我将军,只恐乐极生悲冤鬼哭。

元高氏《失调名·促段功归》

9、留连湖上两月归,可笑乐极忽生悲。青眼故人何处是,绿林狂客漫相期。

明袁中道《珂雪斋集·二·放歌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