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乐极悲来”详细解释

乐极悲来 【lè jí bēi lái】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乐:快乐,欢喜,快活。
极:顶点;尽头。
悲:伤心,哀痛。
来: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

# 例句

1、他刚刚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工作,但没想到乐极悲来,不久后却遭遇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 成语故事

《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深刻的故事,它警示我们“乐极则悲”的道理。故事的主人公是齐国的淳于髡,他以智慧和机智著称。当时,齐威王沉溺于逸乐之中,将国家大事交给卿大夫处理,导致齐国面临外敌入侵的危机。 在楚国大举进攻的紧要关头,淳于髡被委以重任,前往赵国求援。他凭借出色的外交才能,成功说服了赵国出兵,最终使楚国撤军,挽救了齐国的危局。 庆功宴上,齐威王对淳于髡的功绩大加赞赏,并询问他需要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巧妙地回答说:“我喝酒的量取决于我的心情和场合。在王驾前饮酒,我心存敬畏,一斗即醉;与父母之贵宾对饮,我谦恭有礼,两斗即醉;与久别重逢的朋友畅谈,我心情愉悦,五六斗才醉;而在乡间聚会,无拘无束,我最为开心,八斗酒也只有两三分醉意。但若是主人留我独酌,那是我最高兴的时刻,一石酒我也能畅饮。” 通过这番话,淳于髡巧妙地向齐威王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过度的欢乐往往隐藏着悲伤的隐患。他提醒齐威王要警惕逸乐无度可能带来的危害,并希望他能以国家大事为重,避免重蹈覆辙。 这个故事中的“乐极则悲”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它告诉我们,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潜在的危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 近义词

乐极哀来
乐极哀生
乐极生悲
乐极则悲

# 反义词

乐不可支

# 同义异形

乐极生悲
乐极则悲
乐极生哀

# 出处

乐极悲来数有涯,歌声才歇便兴嗟。

前蜀远国《伤废国》诗

# 引证

1、谁料乐极悲来!快活不上一年,撞着元政失纲,四方盗起。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2、夫有死必有生,有生必形亏。亏盈盛衰,物之常理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乐极悲来,物盛则衰。有生死是天地人之常数也。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十三

3、谁知乐极悲来,狄公自入京以来,削奸除佞,整理朝纲,全无半刻闲暇,加以年岁高大,精力衰颓,以至积勤成疾。

清佚名《狄公案》第六十三回

4、君不见西施、绿珠颜色可倾国,乐极悲来留不得,

唐贯休《偶作五首(其五)》

5、是何乐极悲来,时移代促,燕中之铁马俄起,环上之罗衣莫赎。

唐陆心源《唐文拾遗》

6、又蜀僧远公有《伤废国》诗曰:“乐极悲来数有涯,歌声才歇便兴嗟。牵羊废主寻倾国,指鹿奸臣尽丧家。

五代何光远《鉴诫录》

7、谁知乐极悲来,座中有个姓杨的,混名叫作小暴徒,被那下女几眼望昏了,拼命喝了几盅酒,醉得糊里糊涂的,搂住那下女,无处不摸。

近代向恺然《留东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