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抱薪救火”详细解释

抱薪救火 【bào xīn jiù huǒ】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连动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抱着柴草去救火。

比喻: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祸害,反而使祸害扩大。

抱薪:抱着柴火。
救火:灭火。

# 例句

1、股市都已崩盘了,分析师还在劝投资人继续加码,岂不是在抱薪救火

# 成语故事

战国时,许多小国都被大国灭了,最后只剩下七个大国,历史上被叫做“战国七雄”。以秦国为最强。魏国嫠王时,先后遭秦国三次攻击,损兵失地;第四次秦国又出兵攻魏,各国诸侯见秦国不断进攻魏国,都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于是大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侵略。韩、赵二国首先相互援助,合三国兵力抗秦。可是最后仍然被秦军打败,三国损兵十五万。魏国有个大将段于子,见魏国兵败,就提议将魏国南阳地送给秦国求和。谋臣苏代向魏王说:“要想得到大将印玺的人是段于子,要得魏国地方的却是秦国,现在大王却使想要地方的人管印,使想得印的人管地,魏国的地方没有割完以前,他们都不会满足。于是他们用割地的办法去讨好秦国,这就像抱薪救火一样,柴没有烧完,火是不会熄灭的。”可是魏王始终下不了决心,结果终为秦国所灭。一个国家要单凭割地来求取和平,不但不能长久,最终只有被灭亡长久;只有一面发愤图强,一面抗拒侵略,才能生存。像魏王那样畏首畏尾,希冀割地求和,哪有不失败的?救火必须用水,才是对症下药,这是最简单而明显的道理。

# 近义词

纵风止燎
火上加油
以火救火
扬汤止沸
饮鸩止渴

# 反义词

釜底抽薪
抽薪止沸
雪中送炭

# 同义异形

抱薪救焚
负薪救火

# 出处

不治其本而救之于末,无以异于凿渠而止水,抱薪而救火也。

春秋辛研《文子·精诚》

# 引证

1、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2、常恐天下之势,积而不已,以至于此,虽力排之,已若无奈何,又从而为之辞,其与抱薪救火何异?

宋王安石《上运使孙司谏书》

3、立言制行之间,抱薪救火、扬汤止沸者多矣。当今之世,谁实为有志之士也,求真实学者于斯世,亦诚难哉。

宋陆九渊《与赵然道》

4、身有热者,宜六一顺气汤,医家有不识此证者,便呼为漏底伤寒,即用热药止之者,是犹抱薪救火也,误人多矣。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攻阵》

5、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

6、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

西汉刘向等《战国策·魏策三》

7、不革承弊,不正不顺,而望万人再安,四方无事者,是抱薪救火,其可扑灭乎!

唐钱珝《代史馆相公让官第六表》

8、不绝于彼而救之于此,譬犹抱薪救火也。

汉刘向《说苑·九·正谏》

9、陛下方信任桑哥,彼所忌只臣一人,臣言不用,如抱薪救火,势益张,不如弥缝其际,俟陛下自悟。

清柯劭忞《新元史·阿鲁浑萨里传》

10、没有硬通货压阵,金融秩序更加混乱,李宗仁只得抛洒金圆券抵挡,但无济于事,反而抱薪救火,加剧了通货膨胀。

当代何虎生《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

11、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抱薪救火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