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负薪救火”详细解释

负薪救火 【fù xīn jiù huǒ】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连动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背着柴草去救火。

比喻: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反而使祸患加剧。

负:背着。
薪:柴草。
救: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
火: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 提示

含讥讽意。

# 例句

1、他的应对方法简直就是负薪救火,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情况更加恶化。
2、盲目增加投入而不改善管理方式,无异于负薪救火,公司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 成语故事

在战国时代的风起云涌中,秦孝公在商鞅的辅佐下,使得秦国日益强盛,不断向周边的六国发起挑战,志在一统天下。在一次关键的战役——华阳之战中,魏国不幸败给了强大的秦军。为了寻求和平,魏国决定派出能言善辩的段干子作为使者,前往秦国,提出割让部分土地以换取秦国的罢兵。然而,魏国内部并非所有人都赞同这一做法。其中,一位名叫孙臣的智士,向魏王提出了他的担忧。孙臣言辞恳切地对魏王说:“大王,那些主张割地求和的臣子,他们的想法太过简单。他们以为通过割让土地,就可以满足秦国的贪婪。但实际上,这就像是抱薪救火,火焰不会因为木柴的燃烧而熄灭,反而会因为木柴的供给而更加旺盛。魏国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秦国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我们继续割地求和,只会让秦国的胃口越来越大,最终我们魏国将无地可割,国家也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魏王虽然对孙臣的话深以为然,但面对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他感到无力回天,最终还是选择了割地求和的道路。然而,这并没有给魏国带来真正的和平。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的土地一点点被秦国蚕食,最终魏国被秦国完全吞并,成为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垫脚石。

# 近义词

扬汤止沸
纵风止燎
饮鸩止渴
以火救火
适得其反
抱薪救火

# 反义词

釜底抽薪
对症下药
曲突徙薪
抽薪止沸

# 同义异形

抱薪救火

# 出处

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战国韩非《韩非子·有度》

# 引证

1、譬如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则也,后嗣何观!

五代刘昫《旧唐书》

2、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勤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三回

3、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