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规戒律 【qīng guī jiè lǜ】
褒贬贬义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宗教徒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条,泛指一般的规章制度或成规惯例等。
比喻:比喻束缚人的各种迂腐的条条框框。
古义: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
今义:现比喻束缚人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清:纯净、透明。
规:法则、章程。
戒:防备、警惕。
律:法则、规章。
# 例句
1、不要被那些清规戒律束缚住手脚,要勇于创新。
2、他觉得公司里的清规戒律太多,让员工们缺乏活力。
3、传统的清规戒律有时候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适当调整。
# 成语故事
东汉元和九年,百丈山的怀海禅师为了使佛门纪律严明,亲自制订了天下第一套条规,叫寺内和尚遵守。当时人们称这些条规为“百丈清规”。后来,佛教在中国流行开来,和尚也越来越多。和尚的行为不能没有约束,为此,有些佛教徒便从印度的三藏(经、律、论) 中译出了四分律,僧祗戒心图,以及后来的五戒、十戒等。佛教的善男信女十分重视这些戒律,认为佛祖死了以后,佛教徒就应该把这些戒律当作老师,当作准则。这些戒律被称作“清规戒律”。“清规戒律”一词已演化成成语,用于比喻束缚人们思想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也比喻成规惯例。
# 出处
百丈山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宋《释门正统》
# 引证
1、僧道各守清规戒律,各依本等焚修,不得以传经礼佛为名,聚集男女,昼夜混杂。
明王臬《知东昌到任榜文》
2、在“五四”以前,诗在旧时代已经僵化了,新诗从已经僵硬了的旧诗中解放出来,冲破了各种清规戒律的束缚,打碎了旧的枷锁,复活了诗的生命。
现代郭沫若《谈诗歌问题》
3、我对一位日本作家说,我不是文学家,所以我不用管文学上的什么清规戒律。只要读者接受我的作品就能活下去。
现代巴金《随想录》四二
4、我建议新入寺庙的僧徒,清规戒律尽量少些,或者加以改革,适应新的社会。
现代艾芜《游成都文殊院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