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为政》
1、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三纲五常之理?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2、仆既预仕籍,而所学者圣贤事业,专以《春秋》为之主,皆大中至正三纲五常之道。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二
3、要你留神仔细听,哀家虽是女流辈,君臣礼,三纲五常尽皆明。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二十八回
4、难道我们还应该搞男女授受不亲,宣传三纲五常,裹小脚,讨小老婆,多子多孙、光宗耀祖?
现代巴金《随想录·老化》
5、三纲五常是维系社会的传统观念;仁、义、礼、智、信是人生哲学的根本。
现当代梁斌《播火记》三八
6、顾形不自变,随心而变,故先读圣贤之书,明三纲五常之理,心化则形亦化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7、三纲五常的旧教育,把十几岁的青年,变为八十岁的老翁,同槁木死灰差不多。
现代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
8、昭阳国母遭屈害,又要杀,二位殿下小储君。三纲五常全败坏,杀妻诛子没人伦。
明无名氏《封神榜》三三回
9、你别动不动就拿法律来唬人!法律呀,今天改,明天改,我这天理人情,三纲五常,可是改不了的!
现代张爱玲《倾城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