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三纲五常”详细解释

三纲五常 【sān gāng wǔ cháng】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三纲:我国封建社会中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五常:指旧时的五种伦常道德,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 例句

1、在古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主要由“三纲五常”来构成,这些原则被广泛应用于家庭生活和社会关系中。
2、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不仅要理解“三纲五常”的历史背景,还要思考这些原则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的帮助下回到了鲁国,他与季康子是不相为谋。于是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同时又开坛讲学,与弟子们坐而论道,正式总结出三纲五常等社会规范。

# 近义词

清规戒律
三从四德

# 反义词

离经叛道
大逆不道

# 出处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为政》

# 引证

1、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三纲五常之理?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2、仆既预仕籍,而所学者圣贤事业,专以《春秋》为之主,皆大中至正三纲五常之道。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十二

3、要你留神仔细听,哀家虽是女流辈,君臣礼,三纲五常尽皆明。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二十八回

4、难道我们还应该搞男女授受不亲,宣传三纲五常,裹小脚,讨小老婆,多子多孙、光宗耀祖?

现代巴金《随想录·老化》

5、三纲五常是维系社会的传统观念;仁、义、礼、智、信是人生哲学的根本。

现当代梁斌《播火记》三八

6、顾形不自变,随心而变,故先读圣贤之书,明三纲五常之理,心化则形亦化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7、三纲五常的旧教育,把十几岁的青年,变为八十岁的老翁,同槁木死灰差不多。

现代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

8、昭阳国母遭屈害,又要杀,二位殿下小储君。三纲五常全败坏,杀妻诛子没人伦。

明无名氏《封神榜》三三回

9、你别动不动就拿法律来唬人!法律呀,今天改,明天改,我这天理人情,三纲五常,可是改不了的!

现代张爱玲《倾城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