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弟难兄 【nàn dì nàn xiōng】
结构联合
组合abac
# 基本释义
基本:指彼此共患难或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 例句
1、他们在生意场上遭遇接连的失败,成了名副其实的难弟难兄,互相扶持着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 成语故事
东汉时太丘县令陈寔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元方,小儿子叫季方。兄弟两人学问渊博,品德高超,在当地享有盛名,因此有人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君”。有一次,元方的儿子长文,和季方的儿子孝先,互相争论,都觉得自己的父亲是最优秀的。两人各执一词,没有结果,便决定去问祖父陈寔,请他裁决。陈寔听完后,回答说:“元方这个哥哥做得真不容易,而身为弟弟的季方也很不简单。”意思是说季方好得使元方难做他的哥哥,互相匹配;而元方也好得使季方难做他的弟弟,互相匹配。后来“难兄难弟”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兄弟二人才德相当,难分高下。后世转而用于讽刺两人同样差劲,表现差不多。以上两个意义的“难”都要读成nán。今人则把“难”读成nàn,多用以形容同处困境、共同患难的朋友。
# 出处
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 引证
1、蔡水西来,于门南峙,天波拥人华楹。芝兰争秀,难弟与难兄。
宋王之道《满庭芳·蔡水西来》
2、宰相归来致政时,圭塘唱和类埙。好山好水天开画,难弟难兄日赋诗。
陆焕然《读(圭塘效乃集)》
3、清秋浮爽气,胜事竞繁华。佳山佳水东齐郡,难弟难兄北海家。
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二上·二犯傍妆台·李奇坡会不果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