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比喻两物并美,各有千秋。
古义:原指兄弟才德都好,难以分出高低。
今义:今多讥讽两人同样差劲。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1、高迈、高秀,俱承茂族;难兄难弟,各登清官。
李思齐《对致仕判》
2、二李英英,四崔济济,薛氏三门,难兄难弟。二李:李逊、李建。四崔:崔邠、崔鄯、崔郾、崔郸。薛氏:薛戎、薛放兄弟五人。
五代晋刘昫等《旧唐书·穆宁等传赞》一五五
3、抗宣性质和抗剧完全相同,他们所经历的艰苦,也真可以说是难兄难弟。
现代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
4、难兄难弟俱白发相逢异乡,无风无雨未黄花不似重阳。
元张可久《折桂令·湖上饮别》曲
5、……然后就打开书册,捧着对难民诵读起来。他诵的是‘关帝君血泪救劫文’,劝难兄难弟要忍耐,要相亲相爱。
现代萧乾《人生采访·鲁西流民图》
6、问过身边的工薪家庭们后方知,你我他(她)都一样,终日为生活奔波忙碌,都是收入不高的难兄难弟难姐难妹,都是那些远远飞离乡野之上的蒲公英。
蒋建伟《我是妈妈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