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纳垢藏污”详细解释

纳垢藏污 【nà gòu cáng wū】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隐藏尘垢,聚集污物。

比喻: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纳:接纳、容纳。
垢:污垢、脏东西。
藏:隐藏、藏匿。
污:污点、不干净的东西。

# 例句

1、这个偏僻的角落成了纳垢藏污之地,必须加以整治。
2、某些非法场所纳垢藏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治安和风气。
3、不能让这个社区成为纳垢藏污之所,大家要共同维护环境的整洁与安全。

# 成语故事

公元前593年,楚庄王派遣使臣申舟出访齐国,途中需经过宋国。楚庄王狂妄自傲,将宋国视作楚国边境的小县城一般,命令申舟不必向宋国通报。申舟此前曾与宋国有过矛盾,此次途经宋国竟遭杀害。楚庄王闻知此讯,勃然大怒,毅然决定发兵攻打宋国。 宋国深陷危机,赶忙派人向晋国请求援助。晋景公本欲即刻出兵,但其大臣伯宗却竭力阻拦。伯宗认真剖析了当时的局势,指出楚国正处于强盛之时,占尽天时地利,晋国目前难以与之抗衡。并且,晋国距离宋国路途遥远,援军恐怕难以按时抵达。他建议晋景公暂且忍耐,把这份耻辱深埋心底,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进行报复。 他还用“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来举例,意思是河流湖泊能够容纳污泥,山林草野能够藏匿毒虫,美玉能够隐匿瑕疵,国君也应当学会忍受耻辱,这是世间的常理。晋景公听后,认为所言极是,采纳了伯宗的建议,停止了对楚国的进攻。最终,宋国依靠自身的努力,与楚国达成了和约,楚国退兵。 成语“藏污纳垢”便来源于此,也称作“藏垢纳污”“含垢藏疾”等。原本是指山川、湖泽中含有毒气与脏物是正常的现象,比喻有地位的人具备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于自己的言行。后来则比喻隐匿、包庇或者包容坏人坏事。

# 近义词

藏污纳垢
纳污藏垢

# 同义异形

藏污纳垢
纳污藏垢
纳垢藏污

# 引证

1、使客气藉口立名抗节,受人钱甘心纳垢藏污。

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

2、川泽纳污,山薮藏疾。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