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萤映雪 【náng yíng yìng xuě】
褒贬褒义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今义:后形容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刻苦读书。
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
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
# 例句
1、古代的车胤夏夜用练囊装萤火虫来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雪的反光苦读,这种“囊萤映雪”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成语故事
大将桓温的得力助手车胤,以博学多才而著称。他的学识并非天赋异禀,而是源于对知识的无尽渴求和对时间的极度珍视。尽管出身贫寒,连夜读的烛火都无力承担,但他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夏夜,他捕捉萤火虫,利用它们的微光照亮书卷,夜以继日地苦读,使得学识日益精进。
同样在晋朝,孙康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家境贫寒的他,无法在黑夜中点燃灯火读书。然而,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巧妙地利用冬夜大雪的反光,映照书卷,坚持学习。在雪的映衬下,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学识突飞猛进,最终成为了一代饱学之士。
这两个故事被后人传颂,并衍生出了成语“囊萤映雪”,用以形容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不放弃学习,刻苦攻读的精神。这个成语也激励着后人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用智慧和毅力去追求知识和理想。
通过优化,我们强调了两位主人公对知识的渴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更加明确地传达了“囊萤映雪”这个成语的寓意和价值。
# 引证
1、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
2、我从没有“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读过,我若出面反对人家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似乎大有自己不争气,还要扯后腿之嫌。
现当代邵燕祥《〈苦读〉诗质疑》
3、(宜人)皆服其劳,无陨获,故夫子得囊萤映雪,不以家衡虑;贤郎得担簦负笈,不以贫辍学。
宋刘克庄《雷母宜人王氏墓志铭》
4、刺股悬梁,囊萤映雪。达之思兼,穷亦归洁。
明任环《渔樵耕读四首》之四
5、古人囊萤映雪,尚要读书,如此明月不读书,岂不可惜乎?
清烟霞散人《斩鬼传》七回
6、自此功名灰念,加以拙于谋利,时复优游黄卷,考究讨论,付之书记,,萤映雪,无所不为,尘积日久,遂成一编。
宋俞成《萤雪丛说·上·弁言》
7、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
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
8、父(孙)康,起部郎,贫,常映雪读书。
唐李延寿《南史·范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