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悬梁刺股”详细解释

悬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刻苦学习。

今义:后形容读书学习勤奋刻苦。

悬:挂,吊在空中。
梁:房梁,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屋顶的横木。
刺: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股:大腿。

# 例句

1、她对知识的渴望就像古人悬梁刺股一样,无论多么艰难,都不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2、在备考期间,他每天都悬梁刺股地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 成语故事

战国时,楚国有一位贤士,名叫孙敬,他到洛阳求学,为了认真学习,避免瞌睡,就把头发悬挂在梁上,如果读书读得困倦,眼睛一闭上,睡着了,头必然要低下来。头一低,那么悬在梁上的头发自然会把他拉醒,他就能够继续读书了。   战国年间,苏秦家境贫寒,他曾拜当时名学者鬼谷先生为师,学得了一套治国平天下的理论经论,就想为国家效力。   那时秦惠文王励精图治,招揽贤才。苏秦应募前往,献出他的治国安邦大计。秦惠文王未能采用他的计划,他只得怏怏地回到洛阳。家中父母见儿子没出息,连工作也找不着,直对他叹气,老婆更不用说,坐在纺车上织布,根本不用正眼看他。他饿得难以忍受了,只得厚着脸皮,向嫂嫂讨一碗饭吃。嫂嫂对他也没有好脸色,厉声说:“还吃饭哪?连烧饭的柴火都没有了!”苏秦被驳斥得几乎流出泪来。   他回到自己房中,仰头兴叹:“一个人贫穷的时候,妻不认为他是丈夫,嫂不认为他是小叔子,父母不认为他是儿子,我有什么可说的呢!”   于是他更加发奋读书,夜里读书困倦的时候,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防止瞌睡,血一直流到足踝,当然痛得睡不着觉了,就这样夜以继日的研究,一年就取得了成就。最后,苏秦终于发达了,他在秦国献出一统天下的政略没有获得成功,于是就立刻改变政略,说服山东(太行山之东)六国(齐、楚、韩、赵、魏、燕)联合起来结成了一条“合纵”的战线,共同反抗秦国,不让秦国出潼关一步。   因此,苏秦佩带了六国相印,从楚国回赵,仪仗队有几里路那么长,骑兵步卒,执戈持盾,围绕在苏秦座车之旁,车前车后,旌旗蔽天。各国诸侯派来的专使,随节获送,俨如一个国君出巡。当苏秦车驾经过洛阳他的家门时,苏秦的嫂嫂、弟弟、老婆看到这副威仪,吓得俯卧在地,头都不敢抬。以前他们的那副势利小人相现在都无影无踪了。苏秦回到赵国后,赵肃侯立即封他为武安君。

# 近义词

囊萤映雪
牛角挂书
雪案萤窗
凿壁偷光
悬头刺股
刺股悬梁

# 反义词

游手好闲
不思进取
不求上进
不学无术

# 同义异形

悬头刺股
刺股悬梁

# 出处

(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 引证

1、古人读书,有……悬梁刺股呢。

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

2、悬梁刺股辛苦志,其如一敬得功名。

明胡居仁《叹古人读书》诗

3、喜儿曹聪明天赋,莫把青春虚度;潜心静闭孙生户,更须学悬梁刺股。

明谢谠《四喜记·诗礼趋庭》

4、如此为学,即终日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忘食忘寝,亦总是孜孜为利。

明末清初李颙《二曲集·两庠语录》

5、榆钱儿正悬梁刺股,复习功课准备考大学。

当代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四

6、我悬梁刺股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清李渔《比目鱼·赠行》

7、岂不闻古之人悬梁刺股,以志于学。

明徐霖《绣襦记·剔目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