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不安席 【wò bù ān xí】
褒贬贬义
结构紧缩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卧:睡倒,躺或趴。
不: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用法上跟“得”相反。
安席:安眠。谓安然熟睡。
# 例句
1、听到母亲生病住院的消息,他食不甘味,卧不安席。
# 成语故事
苏秦是战国时著名的游说之士, 推行合纵的理论。有一次, 他为赵国去游说楚威王, 希图让楚国与燕、赵、韩、魏、齐、卫联合起来对付秦国。他对楚说:“楚国在地利人和方面, 有许多可以抗秦的有利条件。大王是想割地以事秦, 还是想联合弱国共同抗秦?”楚王默不作声。接着苏秦说明了来意:“我是奉赵王之命前来献计的, 何去何从望大王三思。”楚王才说:“我们楚国西与秦国接壤, 秦有攻占巴蜀、并吞汉中的狼子野心, 它是我们的敌人, 无疑不能和它友好; 韩、魏受秦国胁迫, 也极不安全。我也曾估量过: 拿楚国的力量去抵挡秦国是难以取胜的。为此, 我睡也睡不着觉, 吃饭也没味。我的心就象在空中随风飘荡, 摇摇晃晃始终停不下来。只要联合起来, 能安诸侯,存危国, 我一定奉社稷以从。”苏秦终于说服了楚威王。
# 出处
楚王曰:“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汉刘向等《战国策·楚策一》
# 引证
1、此丹之所以卧不安席,临食而废箸者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〇六回
2、今水旱不时,屯军数十万,馈运困竭,天子卧不安席,宰相何以辅之?
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鱼朝恩传》
3、人所忽不省,我思尝熟烂。夜卧不安席,晨起宁待旦。
宋陆游《病戒》诗
4、玄宗自离了贵妃三日,食不甘味,卧不安席。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九
5、今闻公子庆忌有计于诸侯,吾食不甘味,卧不安席。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