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古义: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今义:后以“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或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后遂无问津者。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1、生每至一处,必抚掌叫绝。生因此渐稔山中蹊径,几疑为世外桃源。
清王韬《淞隐漫录·九·倩云》
2、且喜已到松风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
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
3、如此周而复始,荒村成了世外桃源。
现代张贤亮《河的子孙》
4、所以一到花坞,就觉得清新安逸,象世外桃源的样子了。
现代郁达夫《花坞》
5、这里确象世外桃源,神仙洞府,而安娜的生活只有比神仙还舒适。
现代丁玲《安娜》
6、人住在史家畔,好像是世外桃源。桃儿妈、齐儿妈她们连想也没想过,除自家的碾子磨以外,还有什么要干的活儿。
现当代韦君宜《露沙的路》九
7、最早干休所是没有骚扰的,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在大都市里实在是一处世外桃源。
当代邓一光《我是太阳》五部五
8、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
当代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