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将思想和想法都洗涤一遍。形容彻底改变旧的思想观念。
比喻:比喻彻底改变思想。也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盖自近岁始柄用二三大臣,而天下皆洗心涤虑,以听朝廷之所为。
宋苏轼《苏轼文集·八·策略二》
1、洗心涤虑发虔心,今对佛前求解结。
元无名氏《度柳翠》一折
2、困苦之馀,百念灰冷,视前事已若隔世,洗心涤虑,谓可以承君之教矣。
宋陈亮《陈亮集·一九·与应仲实》
3、他洗心涤虑,再不伤心,专等取经人。
明吴承恩《西游记》八回
4、人能洗心涤虑,自去其污,何处非菩萨宝相、琉璃世界耶!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李翘之》
5、自是知县洗心涤虑,遂为良牧。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6、所有回众,无不洗心涤虑,犁面刻肌,誓与汉人和辑。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九回
7、近闻我师住持此山,是以洗心涤虑,特来拜投。
明天花藏主人《醉菩提传》三回
8、卿等亦当洗心涤虑,恪勤乃职。
明宋濂等《元史·英宗纪》
9、自是洗心涤虑,转为父母所爱怜。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10、承认帝位之案,即行撤销,……所有筹备事宜,立即停止,庶希古人罪己之诚,以洽上天好生之德,洗心涤虑,息事宁缺少
近代蔡东藩等《民国演义》第六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