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色厉内荏”详细解释

色厉内荏 【sè lì nèi rěn】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外表强横,内心怯懦。形容外表凶恶强横,实际上内心虚弱怯懦。

色:面部表情,气色。
厉:严厉;凶猛。
内:指内心或内脏。
荏:软弱,怯懦。

# 易错

注意“荏”读rěn。

# 例句

1、他在谈判桌上总是色厉内荏,表面上言辞强硬,但实际上内心十分害怕失败,因此他的态度总是让人感到不够真诚。

# 成语故事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谈论了人的品性,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见解。他说道:“有些人外表看似严厉,但内心却十分怯弱。如果用小人来做比喻,他们就像那些挖墙洞的小偷一样。”这句话揭示了某些人的真实面目:他们因为害怕失败、担忧被拒绝或其他原因,而故意表现出过度的自信。他们可能在表面上显得气势汹汹,但实际上却缺乏足够的实力和信心去支撑自己的行为。这个观点后来演变成了成语“色厉内荏”,有时也被称为“外厉内荏”或“色厉胆薄”。在这里,“色”指的是表情或外在的表现,“厉”是严厉、强硬之意,而“荏”则代表内心的怯弱和软弱。

# 近义词

外强中干
羊质虎皮
虚有其表

# 反义词

外柔内刚
外圆内方
表里如一
名副其实

# 同义异形

外厉内荏
色厉胆薄

# 出处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阳货》

# 引证

1、奸人外善内恶,色厉内荏。

东汉王充《论衡·非韩篇》

2、唯意志论表面上胆气豪壮,实际上色厉内荏,虚弱不堪。

现代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四)》

3、勋吏二千石,幸得奉使,不遵礼仪,轻谩宰相,贱易上卿,而又诎节失度,邪谄无常,色厉内荏。

东汉班固等《汉书·翟方进传》

4、后来藩台走了小路子,向他随员当中去打听消息,才知道他是个色厉内荏之流,外面虽是雷厉风行,装模作样,其实说到他的内情,只要有钱送给他,便万事全休的了。

近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五回

5、色厉内荏,声善实狠,若共、兜、少正卯辈当亦少衰矣。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骂尸虫文》

6、童霜威不禁惊讶地想:唉,人的内心真是复杂!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汉奸魔王,看来也是色厉内荏,怕的是因果报应呢。

当代王火《战争和人》(二)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