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所作所为残暴狠毒,丧尽道义。多用以指责不行君道、不爱惜百姓的暴君。
遂肆意酒色,暴虐无道,多所残害。
唐房玄龄等《晋书·桓彝传》
1、到九传厉王,暴虐无道,为国人所杀。
明、清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一回
2、本是为韩报仇,愤恨秦皇暴虐无道,才有博浪沙的壮举。
近代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一八章
3、项王欲割琅琊郡封客,客谢曰,秦暴虐无道,故从大王,率天下诸侯灭秦。
清曹宗璠《荆轲客》
4、道安丰而西北走四十里,即虏人之界。彼其暴虐无道,弑君杀母,无所不有。
宋刘昌诗《芦浦笔记·祭蝗虫文》
5、嗣因暴虐无道,国人于后晋开运二年共议废之,而奉亚里曼国汗为主。
清魏源《海国图志·意大里国沿革》
6、……暴虐无道,罪浮于纣。
现代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