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千钧一发”详细解释

千钧一发 【qiān jūn yī fà】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千钧重物用一根头发系着。

比喻:比喻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

千: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
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一: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发:头发。

# 易错

注意"千钧一发"的"发"读fà,是四声。

# 提示

也说"一发千钧"。
用于人或事十分危急。
含惊叹意。

# 例句

1、在那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中,救援队员们在千钧一发之际成功救出了被困在废墟下的幸存者。
2、他在比赛中发挥失常,眼看就要输掉比赛,但在千钧一发之际,他凭借出色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技术水平,成功逆袭,赢得了比赛。
3、在那个紧急的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即将倒塌的柱子,保护了旁边的人们。那一刻,他仿佛成了千钧一发之力的支撑者。

# 成语故事

“千钧一发”原作“发引千钧”。典源本于《列子・仲尼》。中山公子牟,是魏国公室的公子,爱好与贤人交游,不管国事,他很推崇赵国人公孙龙的学说。乐正子舆知道后,对著公子牟嘲笑公孙龙说:“公孙龙言辞荒诞,善于诡辩,像他说的发引千钧、白马非马等言论,根本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谬论!”公子牟听了反驳乐正子舆说:“智者的话,本来就不是愚者所能了解的,你说那些言论不合理,其实是因为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拿『发引千钧』来说,一根头发之所以可以系著千钧重物,这是因为头发承受力量均衡的原因。』”以一根细发丝,拉引千钧之重物,在一般人的看法,本来就是随时会断,《列子》此处所说的“发引千钧,势至等”是一种逻辑推论,并不影响“发引千钧”代表危险状况的原义,所以在《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枚乘》里,“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拿一根细线系著千钧的重物;另外在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中,“其危如一发引千钧”,这句话的意思是:情势的危急,就像是在一根头发上,挂著千钧重的东西一样。这两处的说法都是危险的意思后来“千钧一发”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非常危险。“千钧一发”较早的书证如宋・李曾伯〈水龙吟・吾皇神武中兴〉词:“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 近义词

九死一生
危如累卵
岌岌可危
间不容发
危在旦夕
万分危急
一发千钧

# 反义词

安然无恙
安如磐石

# 同义异形

一发千钧

# 出处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东汉班固《汉书·枚乘传》

# 引证

1、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

宋李曾伯《水龙吟·和幕府贺策应》词

2、今贼瑾谋逆,危于千钧一发,而举朝文武,无一人言之。

明李贽《续藏书·尚书林公》

3、六代文人沦释老,千钧一发仗王韩。

清彭蕴章《山斋读书》诗

4、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借着柱子的掩蔽,他一个箭步蹿回到屋里,急忙推醒了许宁。

当代杨沫《青春之歌》一部一七章

5、引千钧兮一发,以手障兮惊澜。

明方孝孺《吴氏二贤母哀辞》

6、正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那捉女学生的警察猛地被一个人一脚踢出好远去。

当代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

7、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宋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丙子轮对札子》第十一卷

8、夫天下事果自因生,应由响召,观于此间近时之风尚,可知中原文化,实具千钧一发之力。

现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补救世道文件四种》

9、或问:“喜、怒、哀、乐,各有攸当”二句,安在“方其未发上”,补本文言外之意,是别嫌明微,千钧一发语,浑然在中者,即此各有攸当者也。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