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定于一尊”详细解释

定于一尊 [dìng yú yī zūn]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述补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把一个受尊崇的人或学说作为判定是非的最高的唯一的标准。

定:使不变动。
于:介词,在。
一尊:唯一的权威。

# 例句

1、艺术创作应百花齐放,不应定于一尊,让艺术家们自由发挥,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 成语故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称为始皇帝。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又设了县。他还统一了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建驰道,实现车同轨、书同文。这些举措,对巩固秦王朝中央集权,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历史上是一大进步,但也遭到了一些守旧的读书人的反对公元前213年,秦王朝又增加了四个郡。为了祝贺,在咸阳宫里开了个庆祝会。大臣们都争相向秦始皇敬酒,表示祝贺。大臣称赞秦统一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是自古以来所有君王都没干过的伟大事业。这时,有位叫淳于越的儒生对秦始皇说:周王实行分封制,周朝享受了八百多年的天下。如今皇帝统一天下,但是自己的子弟和功臣连一块土地都没有,这是不行的。不论干什么,不把古人当老师最终都会失败的。秦始皇见发生了争吵,就征求其他大臣的意见。丞相李斯说:五帝的事业各不相同,三代的制度也不一样,不能照搬照抄。以前列国散乱,诸侯混战,一些读书人假造圣贤,托古说教,以古否今。如今天下统一,制度统一,举国上下定于一尊,只要注意法令,劝导农民只要专心干活就行了。如果拿古书来对照新法,造谣生事,毁谤朝廷,国家还成何体统。为此,李斯建议,除了秦国的历史和那些有用的书如医药、占卜、种树、法令等外,其余的诗、书、百家言论,都要全部烧毁。秦始皇听从了李斯的建议,因此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 反义词

百家争鸣
鼎足而立

# 同义异形

定一尊

# 出处

(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 引证

1、今世名为崇孔氏,黜绝异学,而定于一尊耳。

明徐光启《徐光启集·二·刻紫阳朱子全集序》

2、有真是,有伪是,有理是,有心是。诚能穷理知言,别白以定一尊,则于理是也。

清王筠《清诒堂文集·题〈竹窗听雨图〉》

3、礼定于一尊,而上下之名服于人心者,素也。

清储方庆《三家分晋论》

4、于是儒学定于一尊,墨学及名家之学中绝了,而道家之说仍传衍不绝。

现代张岱年《简论诸子学说》

5、事实上,士大夫即知识分子,在儒家学派定于一尊之后的漫长时代中,当然专指儒家学派知识分子,有时也笼统称之为“读书人”。

当代柏杨《中国人史纲》第一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