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焉不觉 【xí yān bù jué】
褒贬中性
结构紧缩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习:习惯。
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于是”的意思。
不觉:没有感觉到。
# 例句
1、由于长期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员工们习焉不觉,已经习惯了这种噪音,但这对他们的听力健康是有害的。
# 成语故事
原引自《孟子·尽心上》的原文深刻揭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陷入的盲点与忽视。下面是这段话的改编,强调了“习焉不察”的含义:
人们每天都在忙碌地生活,却往往对其中蕴含的道理视而不见;习惯了周围的一切,却未曾深究它们为何如此;一生沿着某个轨迹前行,却未曾意识到这条路的真正指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习焉不察”,对于熟悉的事物,我们往往缺乏必要的自省与审视,就这样盲目地随波逐流。
这段话提醒我们,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都需要保持一颗警觉和好奇的心,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以明确自己的目的和方向,避免陷入“习焉不察”的陷阱中。
# 出处
改漫为熳,不知起于何时?焉乌成马,习焉不觉,殊可怪也。
清沈德潜《学诗晬语》下卷
# 引证
1、当时国用充盈,体大物博,但资其飞挽之力,即亦不苛细微,迨后日久弊生,习焉不觉。
清冯桂芬《裁屯田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