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比喻处于窘困境地而无法施展才能的人。也比喻没有什么远大理想的人。
今义:后比喻处境窘迫而无所作为的人。
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1、休之既得濯鳞南翔,恐非复池中之物,可以崇礼,不宜放之。
唐房玄龄等《晋书·姚兴载记下》
2、程涛生终非池中之物,他是不会安分守己的。
当代王火《战争和人》(三)卷一
3、据先生甘贫守困,待势乘时,所谓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之物。
元无名氏《冻苏秦》一折
4、今若益之以势,援之以兵,非唯侯景不为池中之物,亦恐朝廷贻笑将来也。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王悦传》
5、(华歆曰)子建怀才抱智,终非池中物;若非早除,必为后患。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七九
6、我刘豫堂堂丈夫,岂是池中之物,反受你的节制?
清钱彩《说岳全传》二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