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好善恶恶”详细解释

好善恶恶 【hào shàn wù è】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c

# 基本释义

基本: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好:喜欢。
善:美好。
恶:憎恨。

# 例句

1、他一贯好善恶恶,对朋友真诚,对敌人则毫不留情。
2、我们要坚守好善恶恶的原则,坚决抵制一切丑恶行为。
3、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好善恶恶,明确区分是非善恶。

# 成语故事

在唐代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城不幸被叛军占领。英勇的唐军将领李晟经过数日激战,终于成功收复了长安。与此同时,西域的吐蕃民族一直觊觎中原,但由于李晟的顽强抵抗,他们始终未能如愿。为了消除李晟这一障碍,吐蕃宰相结赞亲自率军进入陇州和凤翔示威,并散播谣言诋毁李晟。得知此事后,李晟愤怒不已,迅速部署兵力伏击吐蕃军,使其大败而归。结赞无奈,只得向唐德宗求和。李晟急忙返回京城,向德宗进言:“戎狄之人不讲信用,我们不应与他们讲和。”然而,德宗因厌倦连年征战,对李晟的建议产生怀疑,甚至认为他意在邀功而故意挑起与吐蕃的战争。因此,德宗不仅未采纳李晟的建议,还剥夺了他的兵权。有人对李晟说:“自古以来,功高者往往难以善终。您何不早做打算?”李晟认为这是在鼓动他谋反,当即严厉斥责了此人。当时,人们普遍赞誉李晟:“他天性喜好善事,憎恨恶行,尤其不容忍结党营私的行为。”这个成语“好善嫉恶”正是用来形容他这种爱憎分明的性格,有时也写作“好善恶恶”或“嫉恶好善”。

# 近义词

嫉恶好善
好善嫉恶
善善恶恶

# 同义异形

好善嫉恶
善善恶恶

# 出处

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四·泰伯》

# 引证

1、古人好善恶恶,皆在己身上做工夫;今人好善恶恶,皆在人身上作障碍。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三二

2、好恶是情,好善恶恶是性。性中当好善,当恶恶。泛然好恶,乃是私也。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3、范公缜密之才,好善恶恶之量为之也。是以缜密多知之才,尤君子之所慎用也。

清王夫之《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