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虚避实 【jiù xū bì shí】
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就:依照现有情况,趁着。
虚:不真实的,跟“实”相对。
避:躲,设法躲开。
实:真,真诚,跟“虚”相对。
# 例句
1、在讨论社会问题时,一些人总是喜欢就虚避实,回避问题的核心,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在这次会议上,领导们就虚避实,没有直接回应员工们提出的关键问题。
# 成语故事
孙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家,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和深邃的军事智慧,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孙子兵法》。在这部兵法经典中,孙子以独特的比喻手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强调在战争中,应巧妙地避开敌人的强大实力,而选择攻击其薄弱之处。这一思想,被浓缩为“避实就虚”、“避实击虚”、“就虚避实”等成语,意指在战斗中避开敌人的坚实防线,而选择攻击其虚弱的地方,寓意在对抗中,应灵活运用策略,乘敌之虚而进攻。
# 出处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春秋孙武《孙子·虚实》
# 引证
1、尤喜用间谍,混入敌营,又能取远势,声东击西,就虚避实。
近代赵尔巽等《清史稿·洪秀全传》
2、中国队则就虚避实,主攻手王丽娜和杨昊在四号位的进攻多次成功。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