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指度量宽宏,对不如意的人和事能够忍受包容。
比喻: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
1、日本蕞尔小国耳,尚知发愤为雄。独我大国,将纳污含垢以终古哉!
清冯桂芬《上制洋器议》
2、朝廷惧两国之失欢,不忍吾民之重罹兵祸,乃不惜纳污含垢,曲徇友邦之请,冀相安于无事。
近现代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粤民谋抵制日货事》
3、(吕好间曰)王业艰难,正纳污含垢之时,遽绳以峻法,惧者众矣。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六·建炎元年六月癸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