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咫尺 【tiān yá zhǐ chǐ】
褒贬中性
结构紧缩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极远的地方。
比喻:比喻距离虽远,但心心相通,像是近在眼前一样。
天涯:指极远的地方。在古代,它常用来指代天边或极远之地。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古代八寸为咫,十寸为尺,咫尺即相当于现代的几尺或一米左右。
# 易错
“咫”不能读作“zhī”。
“涯”不能写作“崖”。
注意 "咫"的写法。
# 例句
1、虽然我们身处天涯海角,但互联网让我们感觉像是咫尺之间,可以随时交流。
2、他们的心虽然相隔天涯,但彼此的情谊却仿佛咫尺之间,始终未曾疏远。
# 成语故事
在汉代,有一位名叫扬雄的文学家,他在他的《长杨赋》中使用了“咫尺”这个词,用来形容距离非常近。他说:“即使是盲人,也看不见近在咫尺的东西,而离娄(古代传说中视力极好的人)却能够洞察千里之外的细微之处。” 这里的“咫尺”就是指很近的距离,如同手指伸出的长度那么近。
后来,在唐代,诗人李中在他的诗中写道:“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场景:一个美人独自待在一个门户紧闭、帘幕低垂的房间里,她望着窗外斜斜的月光,心中思念着皇帝。尽管皇帝离她很近,就在不远处的宫殿里,但他们却无法相见,这让她感觉彼此好像相隔得非常遥远。
从李中的这句诗中,后来演变出了“咫尺天涯”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两个人或事物虽然相距很近,但由于某种原因,却感觉像是相隔在天涯一般,无法相见或无法接近。它常用来形容人们之间虽然物理距离很近,但情感上却非常疏远或无法接近的情况。
# 引证
1、天威不违颜咫尺。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
2、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
唐李中《宫词二首》
3、天涯咫尺无由面,别易从来相见难,遥对南关泪暗弹。
明朱鼎《玉镜台记·赏雪》
4、脉脉中宵无限意,天涯咫尺两茫茫。
清朱玉蛟《夜来》
5、觉得先写了一小张搁在几上,后来写了又写,有“咫尺天涯,天涯咫尺”八个字,却不记得上下文,没法安插它。
近代俞平伯《古槐梦遇》
6、妙玉向黛玉道:“咱们同在园子里,竟是天涯咫尺,说你大病了一场,也没有过去瞧你。”
清归锄子《红楼梦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