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没有什么地方不通达。也指没有什么事不通晓。
古义:原指没有什么不贯通的;各个方面都毫无阻滞。
今义:后世多用来指在一定范围内各方面都通晓;学识广博。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孝经·感应》
1、气在丹田中,诸藏不隔,周流和布,无所不通。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八
2、此人天文地理,无所不通;诸子百家,无所不晓。
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一八回
3、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
战国列御寇《列子·黄帝》
4、苍凡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邃律历。
东汉班固《汉书·任敖传》
5、这小姐芳名叫作雏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清曹雪芹《红楼梦》五四回
6、殿下聪明睿智,天下之理,无所不通,岂可责有疾之人以无疾之礼邪?
北宋司马光《上皇太后疏》
7、道周于学问无所不通,且极清贫,操守极严,实为后学师表。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三二章
8、天子有方望之事,无所不通。
战国齐公羊高《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9、昼夜不出,经六年,遂无所不通。
唐韩愈《顺宗实录四》
10、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
11、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12、(至人)随时而举事,因资而立功,进退无难,无所不通。
春秋计然《文子·精诚》
13、喜怒以类,刑赏不差,可谓发而中节矣;明照无私,幽隐毕达,可谓无所不通矣。
唐韩愈《贺册尊号表》
14、(李虚中)喜学,学无所不通,最深于五行书。
唐韩愈《昌黎集·二八·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