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窍不通 【yī qiào bù tōng】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什么都不懂。
比喻:比喻一点儿不懂。
一:表示整个;全。
窍:窟窿,特指眼耳口鼻等的孔。
不:无,没有。
通:通悟。
# 例句
1、对于编程,我简直是一窍不通,连最基本的代码都看不懂,更别说自己编写程序了。
2、在尝试修理那台老旧的音响时,我发现自己对电路知识简直是一窍不通,所有的元件和线路在我眼中都像是无解的谜题。
# 成语故事
殷纣王有个臣子名叫比干,是一个非常忠厚的良臣。他目睹纣王昏庸无道,沉迷酒色,对妲己唯言是听,心中十分着急,于是极力劝谏纣王改邪归正。有一次纣王听信妲己的话,把无辜的梅伯杀了,并要剁成肉酱。比干知道此事后,又去劝谏,希望他不要听信妲己的谗言,否则就会亡国。纣王把这话告诉了妲己,妲己为此对比干恨之入骨。她向纣王说:“比干和你的其他臣子不同。别人认为好的,他认为是坏的,原因何在?我看是他的心肝与别人的心肝长得不一样,大王若不信,可把他的心脏挖出来看。”纣王听了妲己的话,果然把比干杀了,并挖出了他的心肝。孔子说起这件事,深深地叹道:“纣王如果有一窍通,那么比干就不会被杀害了。”
# 出处
(纣)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
战国末期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过理》二三
# 引证
1、怎生唤做乐歌钱?(侯兴云)阿,这老爹一窍也不通!乐歌钱是和小娘每吃酒耍子,乐人弹唱伏侍的。
元张国宾《罗李郎大闹相国寺》第一折
2、这萧颖士又非黑漆皮灯,泥塞竹管,是那一窍不通的蠢物。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三五
3、虽然他是一窍不通的浑虫,可是双桥镇上并无‘镇长’之流的官儿,他也还明白。
现代茅盾《子夜》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