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反裘负薪”详细解释

反裘负薪 【fǎn qiú fù xīn】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反穿皮袄背柴。古人穿皮衣以毛朝外为正,反穿是怕背柴时磨掉毛。形容士人因贫困而从事艰苦的劳动。

比喻:比喻行为悖谬,本末、轻重倒置。

反:与之相反;违背。
裘:用皮毛制成的御寒衣服。
负:背。
薪:柴火。

# 例句

1、他在商海中迷失了方向,投资屡屡失败,生活陷入困境,却仍固执己见,真是反裘负薪,不知变通。
2、有些人明明身处困境,却仍然坚持错误的做法,不肯接受他人的建议,这种反裘负薪的行为只会让他们更加陷入困境。
3、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当灵活应变,不可反裘负薪,墨守成规,否则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足。

# 成语故事

魏文侯是战国时一位聪明的君王。有一次魏文侯出游,见路上一个人反穿著一件皮裘(古人穿皮裘以毛朝外为正),背着柴行走。文侯问他:“你为什么要反穿著皮裘背柴呢?”那人说:“因为我太爱惜皮裘上的毛了,怕它被磨掉了。”文侯说:“你难道不知道皮裘的里子要是被磨坏了,皮裘上的毛就会失去依托了吗?”第二年,魏国东阳地区上贡了平时十倍的钱粮,大臣们都向文侯祝贺。文侯却忧心忡忡,说:“这不是一件好事啊。就像那个反穿皮裘背柴的人,因为爱皮裘的毛,忘了皮裘的里子更重要。现在东阳的耕地没有增加,老百姓的人口没听说增多,可是钱粮却增加十倍,这一定是求助于士大夫的计谋才征收到的。我听了心里忐忑不安,担心这样下去,国家不能安定,你们为什么要向我祝贺呢?”

# 近义词

反裘负刍
反裘伤皮
剖腹藏珠
头足倒置
轻重倒置
舍本求末
舍本逐末
买椟还珠

# 同义异形

爱毛反裘
反裘负刍

# 出处

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涂侧者,以为君子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 引证

1、而亮反裘负薪,里尽毛殚,刖趾适屦,刻肌伤骨。

南朝宋裴松之《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魏略》

2、故囊漏贮中,识者不吝,反裘负薪,存毛实难。

南朝沈约《宋书·范泰传》

3、盖文帝之时,无盐铁之利而民富。今有之而百姓困乏,未见利之所利也,而见其害也。且利不从天来,不从地出,一取之民间,谓之百倍,此计之失者也,无异于愚人反裘而负薪,爱其毛不知其皮尽也。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