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恨相见晚”详细解释

恨相见晚 【hèn xiāng jiàn wǎn】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动宾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因彼此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形容一见面就情投意合,心情愉快。

恨:悔恨;不称心。
相:互相,交互。
见:遇见。
晚:比规定的或合适的时间靠后。

# 提示

含喜悦、感叹意。

# 例句

1、我们两人一见如故,聊得十分投机,真是恨相见晚,仿佛上辈子就应该是知己。

# 成语故事

汉武帝时期,才华横溢的主父偃因长期未获赏识,遂转向卫青将军寻求机会。卫青多次向汉武帝推荐主父偃,但因种种原因,汉武帝起初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主父偃身无分文,社会地位低微,诸侯宾客对他多有轻视。然而,主父偃并未气馁,他毅然决定直接向朝廷上书,阐述自己的见解。 奏疏送达后,出乎意料的是,当天傍晚,汉武帝便召见了主父偃。在主父偃的上书中,他详细讨论了九项议题,其中八项涉及律令改革,一项关于讨伐匈奴的战略。同时,徐乐、严安等人也各自上书,提出自己的政见。 汉武帝将三人一同召见,并感慨道:“你们以前都在哪里呀,为何我今日才得见你们?”这句话后来演化为了成语“相见恨晚”,用以形容两人或多人之间因志同道合而深感相见之晚的遗憾。 随后,主父偃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多次上书谈论政事,赢得了汉武帝的赏识和信任。汉武帝多次提拔他,最终封他为平津侯,成为朝廷的重要谋臣。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主父偃的才华和毅力,也体现了“相见恨晚”这一成语的深刻含义。

# 近义词

恨相知晚
相得恨晚
相逢恨晚

# 同义异形

恨相知晚
相得恨晚
相见恨晚
相逢恨晚

# 出处

与痴儿说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

宋文天祥《与山人黎端吉序》

# 引证

1、及曹操平荆州,乃辟之,执戬手曰:“恨相见晚。”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允传》

2、读大作,令人恨相见晚。

清曾王孙《与王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