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相见恨晚”详细解释

相见恨晚 【xiāng jiàn hèn wǎn】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因果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为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形容新结交的朋友相处十分投合。

相:副词,交互,动作由双方来。
见:看到。
恨:遗憾。
晚:比规定的或合适的时间靠后。

# 提示

含喜悦、感叹意。

# 例句

1、遇见你,真是相见恨晚,仿佛错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
2、我们两人一见如故,深感相见恨晚,仿佛早已相识多年。

# 成语故事

在汉武帝的时代,主父偃因才华未获赏识,倍感失落,于是决定向威名赫赫的卫青将军求见。尽管卫青多次向汉武帝力荐主父偃,但由于武帝对他了解不多,故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主父偃身无分文,遭遇诸侯宾客的冷眼与奚落,然而他并未气馁,而是选择直接上书朝廷。令人震惊的是,这份奏疏送达的当天傍晚,主父偃便被汉武帝召入宫中。 主父偃在奏疏中详尽地阐述了九项建议,其中八项关于改进律令,一项则针对讨伐匈奴的策略。与此同时,徐乐和严安也各自上书,对朝政发表见解。汉武帝对三人的才学大加赞赏,召见他们时感慨道:“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言下之意,是对他们才华的认可和对未能早日相识的遗憾。因此,三人被任命为郎中,开始为朝廷效力。 此后,主父偃多次上书议政,其独到的见解和深邃的智慧赢得了汉武帝的青睐。汉武帝对他赞誉有加,并数次提拔他的官职。最终,主父偃凭借自己的才华与努力,赢得了汉武帝的深厚信任,成为了其不可或缺的谋臣,并被封为平津侯。 这个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相见恨晚”,用以形容两个人虽初次见面却感到十分投缘,仿佛已相识许久,亦可用作“相得恨晚”、“恨相见晚”、“相逢恨晚”等,表达相似的情感。

# 近义词

一见如故
情投意合
恨相知晚
相识恨晚
相知恨晚
相逢恨晚

# 反义词

反目成仇
视如寇仇
白头如新

# 同义异形

相逢恨晚
恨相见晚
相得恨晚

# 出处

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 引证

1、梅仙已摆下酒席款待,宾主对饮,甚为欢畅,谈谈说说,两人竟相见恨晚。

清西泠野樵《红闺春梦》四O

2、当时相见恨晚,彼此萦心目。

宋方千里《六幺令》词

3、仆久愿得狐交,相见恨晚,何憎之有?

清解鉴《益智录·巩生》

4、双方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相见恨晚的感觉。感情上的距离顿时拉近了许多。

当代陆幸生《银豹花园》四章

5、吴非发现,逗趣地:“怎么样,黎小姐,有没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当代佚名《花城》1981年增刊第4期

6、沛之口似悬河的谈了好一会,只乐得贵兴手舞足蹈,相见恨晚。

清吴沃尧《九命奇冤》第三十三回

7、朱经理想起昨天夜里马丽琳和他商议结婚的问题,大家相见恨晚,都希望早一点办喜事。

现代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一部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