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楚得楚弓”详细解释

楚得楚弓 【chǔ dé chǔ gōng】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ac

# 基本释义

基本: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

比喻: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外溢。

今义:后用“楚得楚弓”比喻失掉的利益并未外流。

楚:中国春秋时国名。
得:获取,接受。
弓: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

# 例句

1、在这次商业竞争中,虽然我们的对手一度取得了优势,但最终还是“楚得楚弓”,我们凭借自身的实力重新夺回了市场。

#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共王热衷于狩猎。一次,他骑马全力追逐几只野兽,眼看就要追上,却发现腰间的弓已经不见了。原来,他骑马奔驰过于急促,弓已在颠簸中无声无息地丢失。 这是一把精美无比的弓,随从们都感到惋惜,他们向楚共王提议:“我们回头沿路寻找吧。”楚共王却摆手阻止:“不必再去寻找了。我是楚国的人,这把弓如果被楚国的人拾到,那么它仍旧在楚国人的手中。楚国人丢失的弓,又被楚国人得到,何必再去寻找呢?”孔子听闻此事后,评价道:“楚共王的胸怀确实广大,但他的广大还不够。他应该这样想,一个人丢失了弓,另一个人得到了,为何一定要是楚国人呢?” 成语“楚弓楚得”由此诞生,也作“楚得楚弓”,用于比喻虽有所失但利益没有外流。

# 同义异形

楚弓楚得

# 出处

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汉刘向《说苑·至公》

# 引证

1、道路之遗,而来元拾之。此人弃我取,非楚得楚弓也。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五

2、喜楚得楚弓,免被傍人笑。

明苏复《金印记·金钗典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