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bì qí ruì qì , jī qí duò guī】
褒贬中性
结构复句
组合复句式成语
# 基本释义
基本: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避:躲,设法躲开。
其:他的。
锐气:勇猛的气势。
击: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
惰:松懈。
归:撤回。
# 例句
1、在商战策略上,我们应先观察竞争对手的动态,避其锐气,在他们创新乏力、市场反应迟缓时出击,即所谓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这样才能以最小的成本赢得最大的市场份额。
2、古代兵法有云:“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将军指挥部队,在敌军气势正盛时避免正面冲突,待其士气衰退、疲惫不堪时发起攻击,如此方能以逸待劳,取得战役的胜利。
# 成语故事
公元前684年,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在长勺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为避其锐气没有擂鼓。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鲁军才第一次擂鼓。鲁军靠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士气以少胜多打败齐军。
# 引证
1、孙子曰:"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
2、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正确处理攻守关系,实施积极防御方针。
现代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
3、李自成决定“避其锐气,击其惰归”,采取了坚壁清野,后发制人的方针,并实施了防御措施。
现代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战争发展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