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引名求实,要求名义与实际相符。
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一三〇
1、近者控名责实,事不苟且,量材适用,咸当所宜。
唐杜牧《樊川文集·一八·支某除郓王傅卢宾除融州刺史赵全素除福陵令等制》
2、夫治天下,难则难于登天,易则易于反掌。盖有法度则治,控名责实则治,进君子退小人则治,如是而治天下,岂不易于反掌乎!
元脱脱等《元史·李冶传》
3、去圣逾远,学术纷披,控名责实,礼度是师。
明宋濂《志释寄胡征君仲申》
4、名者,所以正百物,叙尊卑,列贵贱,各控名而责实,无相僭滥者也。
唐魏徵等《隋书·经籍志三》
5、儒者言性有五家……五家皆有是,而身不自明其故,又不明人之故,务相斩伐。调之者又两可。独有控名责实,临观其上,以析其辞之所谓,然后两解。
清末民初章太炎《国故论衡》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