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积薪厝火”详细解释

积薪厝火 【jī xīn cuò huǒ】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谓在柴堆之下置火。指苟安。

比喻:比喻隐伏着严重的危机。

积薪:积聚木柴。
厝:放置。
火:东西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 例句

1、如果我们继续忽视环保问题,那么这种积薪厝火的行为最终会导致环境崩溃。

# 成语故事

汉文帝时,梁怀王太傅贾谊洞见社会表面太平下潜藏的矛盾,上疏直陈,以“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喻危机四伏之境。他警示分封制下诸侯国势大,威胁中央集权,力主改革。文帝纳谏,分大国为小,削弱诸侯,强化中央。此举催生成语“抱火厝薪”,泛指潜藏重大危险,变体有“厝火积薪”等,皆表同义。

# 近义词

危如累卵
燕巢幕上

# 反义词

曲突徙薪
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 同义异形

厝火积薪
厝薪于火

# 出处

积薪厝火居其下,试问贾生安未安?

宋华岳《翠微南征录·五·纪事》

# 引证

1、西藏、川滇现在安堵,积薪厝火,一发难收,未雨绸缪,是所望于深识远虑之君子。

近代郑观应《盛世危言·防边下》

2、盖禁卫军之愤愤由来已久,冯国璋虚与委蛇屡加劝解,幸能积薪厝火,得获暂时之安逸。

近代黄远庸《北京之新年》

3、君少时,朝野欢娱,江表无事,独喜阅兵书,才然怀积薪厝火之忧。

清冯桂芬《马中书传》

4、当海内无事,积薪厝火,中外宴安……不数年,天下大乱,贤人君子虽欲远引高蹈,龙不能潜鳞,风不能戢翼,每罹于赠网罗之患。

清吴伟业《吴梅村全集·四○·修孙山人墓记》

5、积薪厝火非远计,谁能献纳陈嘉猷。

明刘基《题富好礼所畜村乐图》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