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把火放到柴堆下面。
比喻:比喻潜藏很大危险。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
汉贾谊《新书·数宁》
1、汉文帝时兵木无刃,家给人足,贾谊犹以为厝火积薪之下,不可谓安。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七年》
2、目今时势如厝火积薪,忽然一发,便有燎原之势。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二三回
3、神州陆沉,受制异族,民权不伸,民生弥蹙,厝火积薪,危机潜伏,众人熙熙,酣梦方熟。
当代闻黎明《闻一多传(增订本)》
4、是何言哉?今之事势,正贾生所谓厝火积薪之时也。
明刘若愚《酌中志·忧危竑议后纪》
5、盖企平和于均势之局,犹厝火积薪以求安也。
现代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
6、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当愈励挥戈返日之忠。
近代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八五回
7、无论何派何人,倘若只顾到一人一派的私利,那无异睡卧于“厝火积薪”之上,等于自掘坟墓。
现代邹韬奋《召集国防会议的先决条件》
8、躬蹈四罪,而犹逞志角力,谬欲收拾人心,是厝薪于火而云安,结巢于幕而云固也。
近代赵尔巽《清史稿·尚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