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 【cǎo zhǎng yīng fēi】
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草长:草木生长。
莺:黄鹂。
飞:动(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
# 例句
1、春天到了,公园里草长莺飞,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2、漫步在乡间小道上,感受着草长莺飞的春天,心情格外舒畅。
# 成语故事
在天监四年的那个春天,梁武帝决定派遣临川王萧宏率领大军北伐。在寿阳,骠骑司马陈伯之扎下了营寨,与梁军形成了对峙之势。为了劝说陈伯之归降,萧宏特意让记室丘迟以个人名义向他写了一封劝降信。
丘迟在信中言辞恳切,语气严正,首先严厉地指责了陈伯之背叛国家的行为。随后,他详细阐述了梁朝所采取的宽大政策,试图以大义来感化陈伯之。他明言利害,深情地回顾了陈伯之与梁朝之间的旧日情谊,并动之以故国之恩、乡关之情,诚恳地劝告他选择归顺梁朝。
陈伯之在收到这封信后,被信中蕴含的情理深深打动。不久之后,他便率领着八千士兵,选择了投降梁朝。信中那动人的句子依然回响在他的耳边:“暮春三月,江南的大地上草木繁盛,各类花朵竞相绽放,黄莺在空中欢快地飞舞。当你登上城墙,手抚着弓弦,眺望着故国的军旗和战鼓,回想起在梁朝度过的那些日子,又怎能不感到深深的哀怆和怀念呢?”
这封信中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后来演化为了成语“草长莺飞”,有时也写作“莺飞草长”,用以形容花草茂盛生长、群莺飞舞的春日景象,同时也寄托了对故乡和故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 出处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 引证
1、平山堂下五清明,草长莺飞无限情。不怪老颠裂风景,名园上日相逢迎。
清王士禛《上巳辟疆招同邵潜夫陈其年修禊水绘园》
2、江南草长莺飞日,游子离邦去里情。
清黄宗仁《将之京师杂别六首》之一
3、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现代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4、按农历,此时正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季节。
现代顾笑言等《李宗仁归来》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