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指女后辅幼主临朝听政。封建时代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挂着帘子隔开。
古义:旧指由于皇帝年幼或懦弱,由女后临朝处理朝政。
今义:后多比喻女人在背后主持或干预某方面的事务。也比喻越位主事。
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高宗纪下》
1、群臣复请元祐皇后垂帘听政。
宋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后集
2、靖康初,大金陷京师,逼上皇渊圣帝北狩,宗族尽徙,独元祐后以在道宫不预。虏退,群臣请入禁中,垂帘听政,以安反侧。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五
3、让奏曰:“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大官,掌握军权;重用臣等;大事可图矣。”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回
4、如东兵常来骚扰地方,贵州客家又不平靖,延绥等处兵马又不时发动,这紧要军情,如何可延缓?除非是皇后垂帘听政。
清江左樵子《樵史通俗演义》一二回
5、说实在的,这种夫人干涉政局、垂帘听政的坏风气该刹一刹了。
当代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三章
6、这是不公平的,好比垂帘听政的叶赫那拉氏,可以看清竹帘之外的文武百官,却不准别人窥看她自己的龙钟老态。
当代佚名《花城》1981年第6期
7、英宗暴得疾,慈圣后垂帘听政。
宋王偶《东都事略·六九·韩琦》
8、丞相以下请皇太后垂帘听政,不许;请代行祭奠礼,许之。
元脱脱等《宋史·三六·光宗纪》
9、说来别人可能不信,皇太后垂帘听政,这是清朝祖制所从来没有先例的。
当代二月河《光绪皇帝》第二回
10、皇上冲龄,未能亲政,天步方艰,军国事重,暂请皇太后垂帘听决。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