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垂帘听政”详细解释

垂帘听政 [chuí lián tīng zhèng]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女后辅幼主临朝听政。封建时代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挂着帘子隔开。

古义:旧指由于皇帝年幼或懦弱,由女后临朝处理朝政。

今义:后多比喻女人在背后主持或干预某方面的事务。也比喻越位主事。

垂:挂下;悬挂。
帘:用布、竹、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
听:治理;判断。
政:政治;政事。

# 例句

1、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皇后垂帘听政,辅助年幼的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2、太后垂帘听政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使得国家在她的治理下日渐昌盛。

# 成语故事

上官仪是贞观进士,很得唐太宗的信任。唐太宗写了文章都要请他看看。太宗死后高宗继位,有一次为唐高宗草拟诏书,文中有得罪武则天的话,武则天对他就不满意了,正好这时有人告发他与废掉的太子李忠谋反,武则天就抓住这一点把柄把上官仪处死了。上官仪死后,高宗每天上朝,武则天就在高宗后面听。怎么听呢:就用一幅幕帘垂挂起来,上朝的官员看不到她,但所说的话她都听到。政事不论大小,她都一一知道了。当时就有人说她是“二圣”。

# 近义词

牝鸡司晨
越俎代庖

# 反义词

包而不办
牝鸡无晨
各司其职

# 出处

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高宗纪下》

# 引证

1、群臣复请元祐皇后垂帘听政。

宋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后集

2、靖康初,大金陷京师,逼上皇渊圣帝北狩,宗族尽徙,独元祐后以在道宫不预。虏退,群臣请入禁中,垂帘听政,以安反侧。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五

3、让奏曰:“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大官,掌握军权;重用臣等;大事可图矣。”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回

4、如东兵常来骚扰地方,贵州客家又不平靖,延绥等处兵马又不时发动,这紧要军情,如何可延缓?除非是皇后垂帘听政。

清江左樵子《樵史通俗演义》一二回

5、说实在的,这种夫人干涉政局、垂帘听政的坏风气该刹一刹了。

当代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三章

6、这是不公平的,好比垂帘听政的叶赫那拉氏,可以看清竹帘之外的文武百官,却不准别人窥看她自己的龙钟老态。

当代佚名《花城》1981年第6期

7、英宗暴得疾,慈圣后垂帘听政。

宋王偶《东都事略·六九·韩琦》

8、丞相以下请皇太后垂帘听政,不许;请代行祭奠礼,许之。

元脱脱等《宋史·三六·光宗纪》

9、说来别人可能不信,皇太后垂帘听政,这是清朝祖制所从来没有先例的。

当代二月河《光绪皇帝》第二回

10、皇上冲龄,未能亲政,天步方艰,军国事重,暂请皇太后垂帘听决。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