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guā tián bù nà lǚ , 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
褒贬中性
结构复句
组合复句式成语
# 基本释义
基本:在瓜地弯腰提鞋、在李子树下抬手扶帽,容易被人猜疑为偷瓜偷李子。指君子谨言慎行,不做招致嫌疑之事。
比喻: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
瓜:蔓生植物,属葫芦科,果实可食。
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纳: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
履:鞋。
李: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
下: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整:治理。
冠:帽子。
# 例句
1、老师教导我们,要像君子一样自律,做到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2、他在官场上如履薄冰,深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道理,从不给人留下任何把柄。
3、在那个小镇上,居民们都奉行着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生活哲学,相互之间充满了信任。
# 成语故事
北齐时期,学识渊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他为官清廉,公私分明,不收取别人的钱物。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路过兖州。老朋友兖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当地生产的白色丝绸送他,他以考察地方官员注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朋友的好意。
# 出处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三国魏曹植《君子行》
# 引证
1、有问避嫌是否。答曰:“合避处岂可不避,如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宋卫湜《礼记集说》卷六九
2、老兄重托,本不敢辞,但一者……三者老兄家缘饶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请老兄另托高贤,小弟告回。
元秦简夫《东堂老》楔子
3、二兄,却不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当今之世,为人最难。疑嫌之际,不可不慎。
明王玉峰《焚香记·登程》
4、先生是读书君子,《孟子》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君子“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道不得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5、深感将军好意,争奈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相公男子,妾身女人,虽则结为义父,难免外人议论。
明陆采《明珠记·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