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不按质量要求,偷省工序,暗减用料。
比喻:亦以比喻做事贪图省事,马虎敷衍。
古义: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
今义: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断靠不住。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1、演戏作寿,受贿贪赃;侵冒钱粮,偷工减料。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十三回
2、例如现在器具之轻薄草率(世间误以为灵便),建筑之偷工减料,办事之敷衍一时,不要‘好看’,不想‘持久’,就都是出于同一病源的。
现代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
3、冯永祥提到偷工减料的问题,他一点也不恐惧,举的那个打包绳的例子更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全部可以包下来。
现代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二部四三
4、因为书局印的,都偷工减料,不能做为学习的范本。
现代鲁迅《书信集·致曹白》
5、因为本书屋……宁可折本关门,决不偷工减料,所以对于读者,虽无什么奖金,但也决不欺骗的。
现代鲁迅《集外集拾遗·三闲书屋校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