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一鳞一爪”详细解释

一鳞一爪 【yī lín yī zhǎo】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并列 组合abac

# 基本释义

基本:谓龙在云中,时露一鳞一爪,难于见其全貌。

比喻: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古义: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

一鳞:一片鳞甲。
一:数目。最小的自然数,是整数的最小计数单位。
爪:鸟兽的趾端有尖甲的脚。也指其尖利趾甲。

# 例句

1、这篇报道只揭示了问题的一鳞一爪,公众有权知道更多的事实。
2、考古学家的发现只是一鳞一爪,还有更多的历史秘密等待我们去揭开。

# 成语故事

在唐朝长庆年间的一次文人雅集上,大诗人白居易邀请了他的好友元稹、刘禹锡和韦楚客。酒过三巡,刘禹锡挥毫泼墨,写下了《西塞山怀古》这首深沉的诗篇。白居易读后赞不绝口,他笑着对众人说:“今日我们四人共探诗文之骊龙,刘禹锡已先得龙珠,我们所得的不过是一鳞一爪,亦足见他的才情非凡。”这句话既是对刘禹锡才华的赞赏,也体现了他们四人之间谦逊与友谊的氛围。

# 近义词

东鳞西爪
一鳞半爪

# 同义异形

一鳞半爪
片鳞半爪
一鳞半甲
一鳞片甲

# 出处

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

# 引证

1、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

清赵执信《谈龙录》

2、除耆那教现还存在,有典籍可考外,其余五人都没有正式记载,现在只能从反驳他们学说的其他教派典籍中看到一鳞一爪。

赵朴初《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3、批评陶诗,用的正是现在的语言,一鳞一爪,虽然不是全韵,表现着陶诗给予现代的我们的影像。

现代朱自清《日常生活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