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多就事物的一个片面而非全面、整体而言。
比喻:比喻事物的一部分或者零星片断。
(洪昇)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王士禛)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余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因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麟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
清赵执信《谈龙录》一
1、这次所记述的,只是一鳞半爪,如再详细研究,还可以发现很多不妥之处。
现代鲁迅《书信集·致增田涉》
2、现在,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未必全都知道这一段历史,即使知道一鳞半爪,印象也不一定就怎样深刻。
当代峻青《夜宿灵山》
3、在本地工作了多年,四乡百姓,大凡出身历史不大干净、社会关系有个一鳞半爪的,他心里都有个谱,有一本阶级成分的账。
当代古华《芙蓉镇》一章
4、没错,我承认纸包不住火,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别人知道的都是一鳞半爪。
当代李洱《花腔》三部
5、鲁直(黄庭坚)视永叔(欧阳修)稍进,亦但得杜(甫)之一鳞只爪,便欲自成一家,开浅直之门,贻误于人。
明末清初吴乔《围炉诗话》五
6、国初多宗(倪)云林、大痴,名流蔚起,承学之士,得其一鳞片爪,亦觉书味盎然。
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卷一·二九
7、身后著作,年久多散佚,余遍为搜罗,仅得诗三帙,丛残不具首尾,于诸集殆不过一鳞半爪。
清叶廷琯《欧陂渔话·莪洲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