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众志成城”详细解释

众志成城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朗读

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

比喻: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

众志:众人的意志,大家齐心。
成城:团结得如城堡一样坚固。

# 例句

1、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病毒,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大家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最终战胜了洪水的侵袭,保卫了家园。
3、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我们必须众志成城,共同努力,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成语故事

“众志成城”比喻众人齐心合一,做事一定能够成功;或形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力量无比的强大。 此典出自《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周朝景王二十一年时,景王忽然改革币制,铸行大钱而废止正在流通的小钱,使老百姓受到很大的损失。两年后,周景王又想搜集民间的存铜来铸造一口大钟。第二年大钟铸成了,景王命人敲击那口巨钟,感觉那口巨钟发出的声音非常谐和,便对乐官洲鸠说:“你听,这钟声倒是很好听呢。”洲鸠是一个很了解百姓疾苦的人,早就痛恨景王的所作所为。现在景王和他说起钟声的事,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怒气,便愤愤地答道:“这说不上是谐和的声音!大王铸的钟,那声音老百姓听了欢喜,那才算得是谐和;在这三年中,你铸出了两种害人的金属品(大钱和大钟),弄得民穷财尽,怨声载道,我真不知什么叫做‘谐和’?俗语说:‘众心成城,众口铄金’。百姓们拥护的事情,没有不成功的,它会像城堡一样牢固;而百姓们痛恨的事情,没有不失败的,即使它坚如金铁,最终也要销熔!”

# 近义词

戮力同心
万众一心
众擎易举
众喣漂山
齐心协力
成城断金
众心成城
众心如城

# 反义词

孤掌难鸣
一盘散沙
独木难支
势单力薄

# 同义异形

众心成城
众心如城

# 出处

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 引证

1、四海归仁,众志成城,天下治理。

五代何光远《鉴诫录·陪臣谏》

2、众志成城百战场,直同疏勒守危疆。

清赵翼《拟老杜诸将五首》诗之五

3、智者竭其智,勇者奋其勇,富者输其财,举国一致,众志成城。

现代李大钊《告全国父老书》

4、神机独握举大绥,众志成城鹿为𬭤。

清查慎行《十二日驾幸额勒苏台大猎召臣等观围恭纪七言长歌一首》

5、要有这种信仰,才得勇猛无畏,众志成城,方可干得事来。

近代章炳麟《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

6、古语云:“众志成城。”我们四百兆人团结所成的城,是任何种炮火所不得攻破的!

现代丰子恺《爱护同胞》

7、传曰:众志成城。又曰:保民以德,不以城尔。其思所以敷德惠,固民心。

宋周麟之《赵善继除直秘阁制》

8、众心成城。俗说曰:众人同心者,可共筑起一城;同心共饮,雒阳酒可尽也。

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

9、凡吾民疾苦,悉以上闻。苟有可以惠利便安之者,勿牵故常,临以睿断,使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罔有不被尧舜之泽,如是,则众心成城,道德有威,推恩以保四海,天下可运诸掌矣,其何大欲之不济哉!

宋范成大《论邦本疏》

10、而虚炮一轰,全军皆溃,又何说乎?故曰兵无常形,地无常势,果能众志成城,则又何炮之不可用乎!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二·炮说》

11、叔平言吾邑 (指桐城)地当孔道,明末张献忠八次来犯不能破,良由官民戮力,众志成城故也。

现代鲁迅《小说旧闻钞·聊斋志异》

12、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诚。

现代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

13、这样好的部队:焉能不人心所向,焉能不众志成城!

现代曲波《山呼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