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病染膏肓”详细解释

病染膏肓 【bìng rǎn gāo huāng】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病情严重,已经无法医治了。

比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病: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
染:感染;沾染。
膏肓:中国古代医学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据说膏肓之间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 提示

用于事物或人。

# 例句

1、社会的道德风气已经病染膏肓,我们需要加强道德教育,提升公众的道德水平。
2、这个国家的经济已经病染膏肓,政府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景公曾在梦中遭遇恶鬼索命,此后便病重如山。晋国向秦国求援,希望能找到医术高超的医生。秦桓公派出了医术精湛的缓医生前去救治。 在缓医生尚未抵达之前,景公又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疾病化作两个小孩,其中一个小孩忧心忡忡地说:“缓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我们该如何逃避他的治疗呢?”另一个小孩则提出了一个狡猾的主意:“只要我们藏在心脏和隔膜之间,他就无法对我们下手了。”当缓医生抵达晋国,诊断了景公的病情后,他无奈地说:“病魔已经侵入了心脏和横隔膜之间,无论是药物还是针灸,都无法挽救君主的生命了。”果不其然,晋景公不久便撒手人寰。 成语“病入膏肓”便源于此。它形象地描绘了疾病严重到无法治愈的程度,也常被用来比喻事情已经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该成语也被称为“病在膏肓”、“病染膏肓”。

# 近义词

病入膏肓
病在膏肓

# 反义词

手到病除

# 同义异形

病入膏肓
病在膏肓

# 出处

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凋丧,险些病染膏肓,此言非妄。

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