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病入膏肓”详细解释

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医治的程度。

比喻: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病: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
入:进入,由外至内。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上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 易错

“肓”不能写作“盲”,不能读作máng。

# 例句

1、他因长期忽视健康,导致疾病累积,现在已是病入膏肓,医生也束手无策。
2、这个项目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资金流失严重,现在已经病入膏肓,想要挽救恐怕已经来不及了。

#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生病,非常严重,国内所有的名医,都没能治好他的病,便只好向临国请求名医。那时秦国有一位很高明的医生,姓秦名缓,字越人,又称扁鹊先生。于是景公就让人去请他,使者到了秦国,和秦伯商量,秦、晋两国,因为有亲戚关系,所以秦伯就答应让秦缓去医治景公。 当秦缓还没有到达晋国之前,景公在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梦中见他的病,变化成为两个童子。其中一个童子对另一个童子说:“秦缓,是秦国的良医,可是一旦他来了,恐怕会伤害我们,我看我们还是躲开他好。”另一位童子回答说:“怕什么呢?我和你分居在肓的上面和下面,他就没有办法对付我们。” 景公醒来以后,感觉十分好奇。 秦缓到了晋国,替景公诊断了一番后,对景公说:“你的病已经很重,没有办法医治了,由于你所患的病症有两处:一处在肓的上面;一处在肓的下面,这两个地方是药方所达不到的,因此没有办法了。”景公听秦缓说出来的病源,正好和梦中两个童子所说的话一样,不禁赞叹道:“唉!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医生呀!”于是叫人送了很厚的礼物给秦缓,送他回去。

# 近义词

无可救药
不可救药
不治之症
深入膏肓
人命危浅
行将就木

# 反义词

不药而愈
大病初愈
癣疥之疾
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
手到病除

# 同义异形

病在膏肓
病染膏肓

# 出处

(晋景)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桓公)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

# 引证

1、请足下多服续命之散,数加益智之丸,无令病入膏肓,坐亲斧锧也。

宋王谠《唐语林》卷五

2、他毅然决心摆脱了各方面的坚决挽留,径往日本治病,终以积劳成疾,病入膏肓,于十一月八日在福冈医科大学病院逝世。

当代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第六章

3、但是,蒋介石集团已病入膏肓,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使其起死回生。

现代顾笑言等《李宗仁归来》第二章

4、感承夫人好意,只是氏儿病入膏肓,眼见得上天远,入地便近,不能报答夫人厚恩。来生当效犬马之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三

5、目前国家病入膏肓,神医束手;均田减赋,确是空谈。

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一八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