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照本宣科”详细解释

照本宣科 【zhào běn xuān kē】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照:按照。
本:书本。
宣:宣读。
科:科条,条文。

# 例句

1、他总是照本宣科地读报告,没有任何自己的见解或创新。
2、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常常照本宣科,导致学生缺乏兴趣。

# 成语故事

在关汉卿的元代杂剧《西蜀梦》中,第三折里提到的“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这句话,确实反映了古代宗教仪式中僧侣和道士念诵经文的一种常见做法。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不需要僧人念诵咒语,也不需要道士宣读经文。这个场景被用来强调一种超越传统宗教仪式的情感表达,强调了关羽和张飞死后托梦的强烈和直接,无需通过传统的宗教仪式来传达。后来,这句话发展出了成语“照本宣科”。在这里,“宣科”原本指的是道士在宗教仪式中宣读经文,但“照本宣科”这个成语的含义已经泛化,不再局限于宗教仪式。它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组织在做事时,只是机械地按照既定的程序或规则进行,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或改变。“照本宣科”就是说一个人或组织在行动时只是死板地按照书本或规定来做,不懂得变通或创新。

# 近义词

生搬硬套
按图索骥
照猫画虎

# 反义词

随机应变
相机行事
见机行事

# 出处

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元关汉卿《西蜀梦》第三折

# 引证

1、说法是照本宣科,十分单纯的。

现代郭沫若《我的童年》六

2、站在讲台上捧着横文书,照本宣科的马子青,立刻把书本放下,回转身子,面向黑板,仔细地瞧一瞧,想一想,然后拿起刷子,将“料”字的米字旁改为禾字旁。

现代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九章

3、譬如听说小孩子正值长身体,一定要多运动,于是赶快照本宣科,关照她别老坐着,要多锻炼。

当代叶兆言《旅游鞋究竟能穿多久》

4、因为他不是照本宣科,而是由衷地诉说他自己对霍克桑真挚的爱慕。

现代萧乾《终身大事》六

5、写文章照抄照转,作报告照本宣科。

现代夏衍《杂谈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