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生搬硬套”详细解释

生搬硬套 【shēng bān yìng tào】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生:生硬。
搬:移动,迁移。
硬套:不结合实际或不加区别地勉强搬用。

# 例句

1、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2、这项政策在别的地区可能适用,但生搬硬套到我们这里来,恐怕会水土不服。

# 近义词

削足适履
照本宣科
囫囵吞枣

# 反义词

因地制宜
融会贯通
活学活用
因时制宜
随机应变

# 出处

有人背诵了几篇祭文,背得烂熟,到了考试的时候,题目是祝寿的,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弄得牛头不对马嘴。

现代马南邨《燕山夜话·不吃羊肉吃菜羹》

# 引证

1、学习不是生搬硬套,生活中的语言也不能原封不动地运用,需要提炼。

现代老舍《语言、人物、戏剧》

2、外国好的东西应该学,但反对囫囵吞枣,生搬硬套,也反对否定一切。

当代方方《乌泥湖年谱·1965年》五

3、宣传好的典型时,一定要讲清楚他们是在什么条件下,怎样根据自己的情况搞起来的,不能把他们说得什么都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更不能要求别的地方不顾自己的条件生搬硬套。

现代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4、《阮玲玉》艺术手法的一些新的探索,给人以顺畅、圆熟的感觉,而无故意卖弄、生搬硬套之嫌。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1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