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依本画葫芦”详细解释

依本画葫芦 【yī běn huà hú lu】朗读

褒贬贬义 结构偏正 组合abcde

# 基本释义

比喻: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

依:按照。
本:原来。
画:绘画。
葫芦:植物名。也称壶芦、匏瓜。果实像重叠的两个圆球,嫩时可食,干老后可作盛器或供玩赏。

# 例句

1、他的这个美术作品只是依本画葫芦,一点创意都没有。

# 成语故事

五代末期,翰林学士陶谷在宋朝翰林院任职很长时间了,他渴望被重用,便让与自己亲近之人在宋太祖赵匡胤面前举荐自己。赵匡胤反对守旧、倡导创新,他觉得翰林院学士们所写文章不过是照着前人旧书本抄写,稍加润色,毫无新意,纯粹是依样画葫芦,没付出多少心力。陶谷听闻此言,心中不忿,遂以诗抒发不满,诗中写道:”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该诗体现了他对现状的不满以及自身才华未被充分认可的悲哀。然而,这首诗却让赵匡胤对他更加厌恶,陶谷也始终未能得到重用。由此,成语 “依样画葫芦” 诞生,用来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模仿,缺乏创新,也称作 “依样葫芦”“依本画葫芦” 等。

# 近义词

依样画葫芦
依样葫芦

# 同义异形

依样画葫芦

# 引证

1、仲弓却只是据见本子做,只是依本画葫芦。

《朱子语类》四二

2、怕我连真带草,一剗数黑论黄,写仿描朱,从头至尾,依本画葫芦。

元王伯成《贬夜郎》第二折

3、孩儿也向那梦儿里依本画葫芦。

元无名氏《神奴儿》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