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照着葫芦的样子画葫芦。
比喻: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
颇闻翰林草制,皆捡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诊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
1、国初文章,惟陶尚书穀为优,以朝廷眷待词臣不厚,乞罢禁林。太祖曰:“此官职甚难做,依样画葫芦,且做且做。”不许罢,复不进用。
宋文莹《续湘山野录》
2、接着那些学生改字,也依样画葫芦,箝眼睛皮,搓手背,打手掌。
现代方志敏《私塾》
3、我不曾学写篆字,只好查康熙字典,依样画葫芦。
现代茅盾《学生时代》
4、侄女既不认得,又不知从何下笔,只好依样画葫芦,细细临写。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回
5、《集贤宾·寿康对山太史》
明云梦山人《集贤宾·寿康对山太史》套曲
6、怕我连真带草,一剗数黑论黄,写仿描朱,从头至尾,依本画葫芦。
元王伯成《贬夜郎》第二折
7、唯其不动脑筋就可以依样画葫芦地写出这样的譬喻来,这些语言也往往没有什么新鲜的力量。
现代秦牧《艺海拾贝·譬喻之花》
8、只有一个史阁部,颇有忠心,被马、阮掣肘,却也依样葫芦。
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
9、其他为图者,无所增益,无所发明,不过依样画葫芦而已。
明李开先《又广舆图序》
10、临画最忌讳一笔一画依样画葫芦,所以我说传移摹写也要气韵生动。
现代简繁《沧海》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