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显不一致,象两个人一样。
然犹眷恋浮沉,被人讽切尚迟迟不肯去,初终判若两人焉。
明沈懋孝《顾太仆先生七十序》
1、白舜!他和照片上的那个青年真是判若两人。
当代王亚平《神圣的使命》
2、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
3、他与另三人作一献上之报告,毁左翼惟恐不至,和先前之激昂慷慨,判若两人。
现代鲁迅《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
4、唐明皇帝躬勘大难,致开元之治;而晚年淫侈,亦致禄山之患。其始终皆判若两人。
清崔述《考信录·丰镐考信录卷七》
5、他的语言早已狂放,与在冷先生中医堂里和鹿子霖换地时羞愧畏怯可怜兮兮的样子判若两人。
当代陈忠实《白鹿原》三章
6、这个人起了奇迹般的变化,与过去完全判若两人。
现代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