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学习精妙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您当前的位置: 成语大全 >  成语“半斤八两”详细解释

半斤八两 【bàn jīn bā liǎng】朗读

褒贬中性 结构并列 组合abcd

# 基本释义

基本: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轻重相等。

比喻:比喻彼此一样,不分上下。

半:二分之一;一半。
斤:质量或重量单位,旧制1斤等于16两。
八: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两:市制重量单位,1斤是10两(旧制16两)。

# 例句

1、彼此虽然是半斤八两,但并不因此就没有互相截长补短的地方了。
2、这两个方案的优缺点都相当明显,评估下来发现它们半斤八两,难以轻易做出选择。

# 成语故事

在戏曲《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之《张协状元》的第二十八出中,描绘了宋代一桩趣事:两位性格迥异的角色——粗犷的净角与诙谐的丑角,因金钱纠葛而争执不休。此时,一位公正的末角介入调解,他巧妙地以“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之语平息争端,意指二人各有不足,实则难分伯仲,劝双方无需再为此事动怒。 随着时间的推移,“半斤八两”这一表述逐渐固化成成语,亦或称为“八两半斤”,它源于古时一斤等于十六两的计量方式,故半斤即为八两。此成语常用来比喻两者相当,水平或能力不相上下,但多数情况下带有轻微的贬义色彩,暗指双方皆有不足,难分优劣。

# 近义词

不相上下
伯仲之间
平分秋色
势均力敌
旗鼓相当
毫无二致
铢两悉称
八两半斤

# 反义词

天壤之别
大相径庭
天差地远
判若天渊
相去万里
截然不同

# 同义异形

八两半斤
半斤对八两

# 出处

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元来是半斤。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二四·明州瑞岩石窗法恭禅师》

# 引证

1、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全传》一〇七

2、叔宝久不见银,见雄信捧着一包银子出来,比得他马的欢喜,却也半斤八两。

明袁于令《隋史遗文》七

3、伊娇俊,我鹘伶,算半斤八两称(秤)儿称着不沉不轻。

明末清初徐于室、钮少雅《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王质》

4、反正中国争不来气,要依赖旁人。跟日本妥协,受英美保护,不过是半斤八两。

现代钱钟书《猫》

5、他惟一的缺陷是离过婚,可是,照女邻居话里话外透露出的意思,这缺陷对于一般人来说是缺陷,但对于我这样的大龄女青年来说,得算旗鼓相当半斤八两了。

当代王海鸰《大校的女儿》五章

6、《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有一段故事,有一位老太婆无恶不作,却诚心信奉观音大士,以为这一功德便可以消除她一百项罪过。这和殷纣王的故事真可以说是半斤八两了。

现代郭沫若《孔墨的批判》

7、他胆小,我的胆也不见得大,正是半斤八两。

现代叶圣陶《外国旗》

8、假设我看你这个人,同别的男子,半斤八两,相差不多,那我早就不敢同你亲近啦。

现代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

9、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宋佚名《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八出